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规范 >> 正文
“校园溢满书香,好书伴我成长”征文比赛获奖作品(教师组)----杨雯
来源:  作者:杨雯  编辑:管理员  日期:2017-05-14  点击率:20889  [我要打印]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米乐|米乐·M6(中国大陆)官网登录入口

“校园溢满书香 读书伴我成长”师生阅读活动

征文比赛教师组获奖作品


给我五个夜晚,我来教你改变世界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阐释著作《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日)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理论源推荐阅读

阿德勒著作《自卑与超越》

《生活的科学》

《理解人性》

同类阅读推荐 《接受不完美的勇气》(日)小仓广

(一)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蛋糕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列,柜台里热销的草莓蛋糕只剩下最后一个,队列后方,一个小女孩不顾母亲的拉扯哭喊着“我要草莓蛋糕”,于是,队列前方的成年人开始下意识地避开草莓蛋糕,抹茶的,芝士的……这时一个女人排到了收银台,伴随着人们无法理解的眼光向柜员说出了“我要草莓蛋糕”。这一由书籍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开场片段,成为了我走近阿德勒以及个体心理学的起点。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巨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但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者,也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其观点与弗洛伊德公然唱反,成果被大量援用,成就了卡耐基、史蒂芬·柯维、马斯洛等管理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巨子,但自身的名气却远不及这些“传承者”。《被讨厌的勇气》就是一本传承式的作品,全书仿照柏拉图对话篇中对苏格拉底和青年对话的表现方式虚拟出精通阿德勒思想的哲人和迷茫的青年进行辩论,舍却了晦涩的学术用语,以人人都会经历和遇见的日常对话和故事深入浅出地阐析了阿德勒思想的精髓,让更多人得以轻松地接触和了解阿德勒心理学、或者说阿德勒心理学中所透露的哲学观念。书中的对话一开始便以青年批判和反驳哲人的姿态呈现,将所有对话分成了五个夜晚,这或许也是最适合完成阅读的时间,读者可以同书中刁钻又不幸青年一道,对哲人呐喊出心中所有的不忿与怀疑,在控诉中逐步接纳和抗议,最终达成相当的意外的精神治疗效果,再和青年一起走出房间,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当然,在开始阅读之前,还必须了解到自己即将喝下的这碗开场便宣告这“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的书籍,不是鸡汤,而是毒药。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不是任何人的,就是你自己的错。在这一章中,作者着重阐明了阿德勒的两大反弗洛伊德论调,“目的论”和“因果重置”。人的一切行为,言语、动作、情绪,都带着目的,而这种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潜藏在每个人的心理和意识中几乎无法被察觉,可一旦说出来,人们又瞬间可以明白。我们经常看见大街上,一个女子甜蜜的与男友通电话,回过头很粗暴的呵斥路边发传单的人后,又继续与男友甜蜜的通话,她的愤怒可以在面对另一个人的瞬间烟消云散,不只是她和她的愤怒,所有人的所有情绪都一样,可以在一瞬间产生又突然消失,这并不是什么原因让人产生了情绪,而是为了产生某种情绪而产生了情绪。服务员将咖啡洒在了客人身上,客人愤怒大骂,但其实解决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是客人本身在自己的所有情绪中,选择了愤怒,从而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支配他人,让服务员感到震慑力,从而道歉、妥协、害怕,女性在吃醋的时候更擅长利用这一点;二是推动自己,利用愤怒的情绪让自己脱离平时文明的形象,可以说出那些日常不会、不敢说出的话,所以领导办公桌前拍桌子的人往往都摆着一副生气、委屈抑或忍无可忍的面孔。

目的论则是要让人重新审视自己看待事情的顺序,因为小时候被狗咬过,所以我现在怕狗,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创伤分析,这是合乎逻辑的。但在阿德勒的世界里,除非所有被狗咬过的人长大后都怕狗,否则这种因果就是假的,真正的目的是,我现在怕狗,别人不怕,而且这么大的人怕狗可能会被人笑话、不解,所以我需要找一个“借口”或者说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盖我的懦弱、胆小和不合常理,于是我在一直以来的经历中发现了被狗咬过这个事实,把它变成了我怕狗的原因,这才是人不敢面对的真相。也正是因为如此,同样是家庭离异的孩子,有的自我放纵,有的则更加独立坚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完美的解释现象,但是解释之后呢,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它已经造成了所谓的创伤,而我们不可能让时光倒流去改变这一切,结果就会变成未来都是被过去的事情决定的,那么我们永远也无法改变的决定论。这也正是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重要分歧,活跃于医疗场所和演说场的阿德勒不看重解释,而看重解决,只有正视因果,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不再把过于的事情当做现在的借口才能获得改变,“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所以,“你现在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亲手选择了‘不幸’”,你的今天源自于过去不断的选择,至于为什么会选择不幸,那是因为这对你自己是“善”,是有利的。而人们之所以一直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定了“不改变的决心”,即使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加安心,这就造就无数每天满口宏伟梦想却数着微薄工资的公务员。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如今的生活是你的选择,那么作为掌握主权的你,就随时可以重新选择另一种人生。

(二)第二夜,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第二夜,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你为什么对自己总是不满,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所谓纯个人的烦恼实际上并不存在,个人必然存在于某种意识形态之中,其间无论任何意识都源自于意识形态,甚至我们想要体会“孤独”的前提也必须是这个世界上存在他者。假设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从来没有别人,那么我长什么样,怎么生活,说什么做什么,一切都不重要,但是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于是出现了“自卑”的概念。自卑性、自卑感、自卑情结在阿德勒的理论中是核心,是三个不同的理念,书中主要论证了后面两者。人人都有自卑感,但如同情绪、原因一样,“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人类都处于一种追求优越性的状态中,当自己无法达成理想的状态,自卑感就会产生,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不满足于现状,才有继续向前的勇气,才会不断进步以至于更加幸福,这也是阿德勒著作《自卑与超越》所要表达的中心,自卑是超越的动力。

但自卑情结不同,它是把自己的自卑感作为某种借口来使用的状态,“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我无法成功”,这种借口同样是典型的虚假因果关系,也叫“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而毒药之毒就在于,阿德勒式分析不想慢慢同情或安慰你学历低的现状,而会告诉你,事实上,你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你根本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和休闲时间,你害怕自己假想出来的失败,所以逃避去努力这件事,以逃避会失败的结果,将一切停留在假想状态,“我是没做,我要是做了一定能行”,由此自欺欺人,因为没有改变的勇气,所以尽管无法成功,你还是选择了维持现状,如果否认,那就去努力啊,去获得更高的学历啊,可别再说自己怎样怎样所以做不到,新闻上更极端的例子都比比皆是呢。

同时,与自卑情结相对,还有一种叫做“优越情结”的病态,即表现得自己好像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中,有一段时间网络上很流行一句话:一个人在微信上越是晒什么,他就越是缺什么。阿德勒的理论是支持这种观点的,相对于自卑情结难以解决的困境,假装自己很优秀,使用自我蒙蔽和向他人可以夸耀的方式来接纳自己会容易得多,这其中还有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夸耀自己的不幸,并且拒绝他人的一切安慰,“你不可能懂我的痛”,这种人是在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的“特别”,利用“不幸”,他赢过了所有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是具有特权的,不幸是一种强大的可以支配对方的武器,因此阿德勒说婴儿是最强大的,他始终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女性在家庭中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也是一种典型的不幸支配,这时候就可以解答第一夜残留的一个疑问,怎么会有人觉得不幸是有利的选择呢?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不幸当做了“特别”的武器,他就会永远不幸下去,如同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

这一夜同时提出的问题还有人际中的竞争问题,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不是垂直的而是平面的,每个人不同但是平等,因此不需要与任何人竞争,只需要超越自我,一旦人意识到竞争,就必然产生胜败和自卑感,就整个人生来说,他会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敌人”,“处于竞争中的人一刻不得安心”,世界一个危险的所在,他人的幸福都将成为我的失败,因此无法给予任何人祝福。当然,阿德勒承认公愤等非私人性情感的存在,但在面对私人情感的时候,人们尤其需要小心“权力之争”。人为什么要斗争,“想要获胜啊,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但权力之争不仅仅是两个争吵得面红耳赤的人在决定谁能赢,更危险的是,进入权力之争状态中,败下来的一方会进入“复仇”阶段,孩子利用逃学、离家出走、割腕自杀等方式让父母痛不欲生就是典型的复仇,背后的目的十分明显,而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将不可调和,因此要避免进入权力之争。除了愤怒,我们完全有更多的途径可以解决问题,承认错误、道歉都不是失败,如果你是正确的,那么对方持什么意见都无所谓,可一旦抱着“我是正确的”的观点想要让对方屈服,权力之争便已经开始,只有摘掉胜负的眼镜才能改变完善自己。

最后,在这一夜,阿德勒的两个重要理念人生课题与人生谎言也初步提出。人生三大课题是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是一个人想要作为社会中的个体生存所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其中爱的课题是最难的课题,而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而这里提起注意的是,人生课题和人生谎言不是善恶和道德的问题,而是勇气的问题,在这里,阿德勒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观念被再次强调。

(三)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这是关于“课题”一夜。阿德勒心理学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尽管寻求他人的认可是心理学中比较普遍赞同的“认可欲求”,但认可欲求存在着潜在的危机,那就是人如果是为了寻求他人的认可而行为、言说或者做任何事,那么一旦不被认可,人的价值就会遭到否定,由此会产生对人的各种消极影响,而这种认可欲求很多情况下都是传统赏罚教育的结果。阿德勒则明确否定这种赏罚式教育,这将会导致人们在做事情之前,首先产生一个被表扬的目的,再去带着目的行事,而事实上,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的期待而活着”,也“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一味寻求他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人就会舍弃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当中,与此相对的,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所以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你的期望,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生气或是发怒,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大量的亲子关系和爱情难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孩子不好好学习,家长就生气、责骂甚至体罚,情侣之间闹了别扭,一个人总是对另一个人说“你为什么不懂我”,“你爱我就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这是根本没有道理的,同时还有很多人,也在因为自己无法满足来自父母、家庭、爱人、子女、上司等等社会角色的要求而感到苦恼,从而受到这些要求的限制,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一种方式解决,这便是阿德勒心理学中的“课题分离”。

还是刚刚那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尽管父母打骂强制,最终仍然无法爱上学习。而课题分离的思想首先要让人思考,这是谁的课题,很明显,学习是孩子的事,是孩子的课题,那么此时父母的要求就是在干涉孩子的课题,一旦出现这种干涉,便无法避免冲突。因此,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将“这是谁的课题”考虑清楚,将自己和他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同时可以发现的另一个结论则是,基本上人际关系中的所有矛盾都起源于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在干涉他人的课题,二是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了。

判断课题究竟属于谁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家长让孩子学习,但学习所需要花费的经历、牺牲掉的玩乐时间等等,都是由孩子付出的,家长或者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这一点,因此孩子会对家长的干涉产生反感,可是很多家长会说,我这是为了孩子好啊,让他学习是他得到知识,是对他之后的人生有益的,可正这种“我是为了你”的言谈,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包括面子“我家孩子在班上是第一名”,虚荣“我们家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又或者是支配欲“我家孩子特乖特听话”,又或者更多其他的目的“等你出息了,我们家生活就好了”,“爸爸以前特遗憾没有做好,所以把希望都寄托给你了”,正是因为察觉了这种欺骗,孩子才会出现反抗行为,这也是每个人值得反思的地方,你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对此需要更加诚实一些。

那么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书中引用了这样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而作为监护人,要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加以守护,首先清楚的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如果他需要帮助,你随时都可以帮他,但是在他没有求助的时候不可以强加干涉。这种解释看上去有些不可靠,那孩子继续不学怎么办呢,不可以有这种想法,这仍然是在干涉他人课题,孩子作为心智未发展成熟者,是否愿意学习,需要看你是否能够正确、有效地向他说明他的课题,当然在这里,能够接受课题理念等仍然是他的课题,你需要做的就是西方世界通行的做人准则“play my part”(做我该做的)。更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了解了课题分离的思想,在对待一般关系的陌生人时,往往是容易做到的,可以一旦遇到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家人、爱人等,就容易忘掉要分离课题,由此出现“将所有的伤害都给了最亲密的人”的局面,所以正是因为亲密,才更需要有意识的去分离。因此如果你正在苦恼,请首先开始尝试课题分离为自己的人生减负。

关于你的人生,你只需要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别人如何看你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左右也不该去干涉。书中举例说“上司讨厌我”,对于这件事,上司的情绪是他个人的课题,你不需要去迎合讨好他,只需要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在工作关系当中,上司讨厌你这件事的根本解决办法也只有自己做出出色的工作表现。与此同时还有两种情况需要考虑,如果上司是无条件讨厌你,那你对此什么都不需要做,也没有办法解决,这是他的观念问题,而如果这是一个人生谎言的话,那你则需要反思自己,如果是你对他人说“我的上司讨厌我”,那这就是你对自己“所以我不好好工作”,“所以我不能升职”等等自身问题找的借口,是你不愿意接受自己,才制造出了一个讨厌的上司。

另一方面,不去干涉别人课题的同时也要学会不让他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如同亚历山大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一样用于砍断人际中的种种羁绊。课题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尽管乍看之下这样的做法感觉毫无人情味,“别人的干涉是对我的好意”,一旦有了这种回报的思想,又脱离了课题分离的初衷。的确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等于是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了别人,为什么我们宁愿被束缚,宁愿苦恼还是压选择这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呢,简单来说,这就是“我不想被人讨厌”的“认可欲求”作祟,实际上满足他人期待的生活,才是一种自欺并且欺人的生活方式。

那究竟什么才是自由呢?“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获得自由的证据,讨好所有的人既是极不自由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自由的代价,在人际关系中就会表现为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但这并不是说要去招人厌,而是不需要害怕,要用于接受“被讨厌”的事实,是否讨厌我,最终仍是他人的课题,我只需要选择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最后,通过课题分离,你终能将“人际关系之卡”握在自己的手中,一直在意别人怎么看我,等于将人际关系之卡交到了别人的手上,但在课题分离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只能改变自己,我的改变不是为了别人,也不是为了操纵别人或报复别人。书中的哲人与固执的父亲关系不和,明明可以用父亲儿时打过自己作为借口来掩盖自己的问题,但他选择“修复”,不期望改变父亲的看法,也不去干涉父亲的行为,只是在父亲晚年尽心尽力的照顾,多年后的一天,父亲突然对自己说了一声,“谢谢”。

(四)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经过前三夜的谈话,书中的青年感觉愤怒而不可接受,情绪的目的论也好,课题分离也好,一切似乎都在将人引向一个冰冷的个人世界,不在乎人际,不理会他人,世界变得冷漠而无情,于是向哲人提出抗议和反论。因此,哲人正式开始解释“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这一论述,而这里涉及的是阿德勒心理学当中争议最大的一个观念:共同体。

共同体的感觉是一种能够把他人看做是自己的伙伴同时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常规社会学范畴所说的共同体,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等等,都是共同体,不过阿德勒的共同体比起一般社会学概念更为宏大,不仅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还包括植物和动物,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用占星学家常说的一种类似的表述就是:个体的人是宇宙万物中的一份子,是历史中的一粒星辰。这便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可爱之处,不同于绝大部分的心理学家,阿德勒不是一个悲观的人,尽管他高唱着一切烦恼都源自于人际关系,但是他也会告诉你,一切快乐也都来自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乃是幸福之源,而共同体的感觉则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指标。

由于定义的宽泛性,共同体感觉很容易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我属于时间,属于宇宙,这跟我是否幸福,或者跟我是否进行课题分离到底有什么关系。对此,要从“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开始说起。前一夜曾经谈到过人们追求“认可欲求”,这看上去好像是关心他人、照顾他人的情绪,但阿德勒认为,追求认可欲求的人恰恰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你很关心你自己,正是因为你不想被别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无比的在意他人的视线,最终用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我的执着,是真正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然而很多人觉得这样无可厚非,人都会认为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可一旦变成了“主角”这样一个中心人物,就很容易觉得他人都是“配角”,是为了主角服务的角色,于是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围着自己转,将自己放在第一位,而一旦他人无法满足自己,便会愤慨。然而事实是,我们谁都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可以按照自己的视角将想要放在中心的事物放在中心而已,那么如果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又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我们是共同体的一部分。

我们不是生来就应该享受一切的,作为共同体的一部分,我们想要获得本来就不会自动产生的归属感,就必须直面自己的“人生课题”,积极主动的去面对工作、恋爱、交友,不再自恋式的考虑“这个人能给我什么”,而是作为共同体的成员去主动奉献,想想“我能给这个人什么”。除此之外,共同体的存在可以为很多“无助的人”以价值,家庭、工作,这些小范围的共同体由于与人关系最紧密,很容易被投入其中的人当成是全部,一个全身心照顾家庭的主妇,一个兢兢业业工作的员工,一旦这些小范围共同体发生了动摇,这些人往往就感觉到无法继续生存,所以照顾了几十年家庭的主妇面对丈夫要求离婚会整个崩溃,她不知道自己未来将如何生存下去,一个工作狂在退休后,突然感觉自己的人生都失去了价值,但是如果能意识到,自己除此之外还属于更大的共同体,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其他人产生着联系,便能够从这种狭隘的共同体观念中解脱出来,归根结底,一张纸就能切断联系的共同体,其联系程度也不过如此。

如果遇到了困难,那就去“倾听更大的共同体的声音”,一个员工被权力更大的老板提出了“有损尊严”无理要求,只需要从“人类社会”的共同体角度出发,遵循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正面拒绝这种要求。如果一种关系可以因为一次反对就轻易破裂,那它从一开始就没有缔结的必要,因为这会让你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失去自由的生活方式。那么课题分离和共同体感觉之间又是如何联结的呢?为了说明这一点,还需要谈及“横向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容易被理解成纵向的,权力大的上司和权力小的员工,更加成熟的成年人和弱小的孩子。因此在我们教育儿童时,时常会采用训练动物一样的方式,做得好给奖励,做不好就责罚,但阿德勒明确反对这样的方式,认为我们在教育中不可以表扬也不可以批评,不可以批评相对容易理解,而不可以表扬则是一种典型的纵向关系,当人在说出“做得好,不错”等话语的时候,已经隐含的表现出这是一种能力更高的人对能力低的人做出的评价的意义,显示出地位的不同,所以无论用糖还是鞭子,目的都是为了操纵孩子,如同操纵小动物一般,而希望得到表扬和肯定,也就是将自己陷入了纵向关系之中,自卑感的产生原因也是纵向关系。而人所处的实际上是横向关系:人,虽不同但平等。

正是由于将人际关系看成了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高于或低于自己,才会出现干涉和被干涉的现象,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援助”,也就是前夜提出过似乎不靠谱的方式,即对于那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面对课题的能力。而这种横向关系的“援助”还有另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鼓励”,阿德勒认为,人之所以无法面对课题,不是因为缺乏能力,只是因为缺乏面对课题的勇气,而表扬和批评都会造成人对自己“没有能力”的确信,惟有鼓励才是真正的带到河边,但不强迫其饮水,包括阿德勒分析法的治疗援助也是,我可以帮你分析一切,但是是否改变取决于你自己,我不会去干涉。

最后,如何区分表扬和鼓励的界限呢,需要基于横向关系而表达“谢谢”,“你帮了我”等等,不是去评价,而是真诚的去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而被鼓励一方在听到这些时就会明白自己对他人有所贡献,由此发现自己的价值,而一个人,只有当他能够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拥有勇气,其中,对共同体而言有用,则是永恒的价值来源。那这里就有最后一个问题,共同体不会对人说谢谢,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用,对此阿德勒提出,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存在本身,包括植物人状态昏迷的家人或刚出生只能给人添麻烦的婴儿,只是活着、存在本身就足以支撑起一个家庭的心,发挥着巨大作用,所以对于一个孩子,不应该是按照满分的理想标准去一点点扣分,而应该是按照存在,从零开始一点点加分,这样就会发现你对自己的孩子越来越满意。当然这种共同体的感觉很难一瞬间在全社会普及,但阿德勒回答“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本夜的尾声,哲人还向苦于不被任何人感觉有价值的青年告诫到,人一旦与任何人建立纵向关系,就会把所有关系都变成纵向的,所以哪怕只有自己一方面,也需要建立横向关系,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对于一个已经建立纵向关系的人来说,这将会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或许有人强调,“上司命令我,我根本无法拒绝”,可这并不是真相,这只是一个人生谎言,并不是无法拒绝,而是为了回避可能产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或责任,带着目的认为不能拒绝,被动地从属于纵向关系而已。

(五)第五夜,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第五夜,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这一夜是两人对话的最终夜,也是改变自我与人生的最后一夜,青年认真思考了哲人的话语后,向哲人吐露出自己自我意识过剩,不知从何下手改变,虽然理解了但仍欠缺关键的一步,于是哲人告知他,要建立共同体的感觉,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人不可能把自己变成别人,因此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就是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的差异,自我肯定是明知不行还自欺欺人的说自己可以,而自我接纳则是诚实地接受自己“做不到”的事实,然后尽量向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做,不对自己撒谎,得了60分不怪运气不好,而是去努力再接近满分。这与课题分离是类似的,必须要能分清什么是能够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当理解我就是我,我不可能变成另一个出身,另一副皮囊,就可以进一步去理解,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好的去改变,去完成那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当然,自我接纳也是需要勇气的,这也是另一本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日本学者著作《接受不完美的勇气》所论述的核心。显而易见,阿德勒的心理学说中,勇气一词是改变的关键,因此阿德勒的心理学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关于勇气的心理学。

有关他者信赖,我们需要区分信用和信赖,信用是有条件有抵押的,而信赖则是无条件的,阿德勒所倡导的就是这种信赖,我们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能附加任何条件,的确这会让人受伤,存在背叛,但这不是道德上的问题。信赖的反面乃是怀疑,将人际关系建立在怀疑的基础上,将永远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如果你的信赖遭到背叛,那不是你的错,是否背叛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坚持你的信赖,做你该做的事。到这里,或许有人认为阿德勒是个傻瓜式的老好人,但情况也并非如此,对于阿德勒的心理学来说,无条件信赖不是人生准则或道德标准,而是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而已,如果不想搞好,你也可以选择剪断关系,这是你的课题。抱着怀疑的态度去交往,你的目的论也会变成时刻寻找他背叛我的证据,因此永远得不到深厚的关系,当然关系的深浅决定着关系破裂的时候痛苦程度的大小,但别忘了阿德勒说过的人的烦恼与幸福的来源都是人际关系,虽然有破裂时刻的痛苦,关系的深浅却也能决定你获得的幸福程度的多少。

如果遭遇了背叛,那就尽情的悲伤,不要为了逃避痛苦而不敢建立关系。

最后一个关键词,他者贡献。这并不是要人为了贡献无条件牺牲,“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工作的本质其实就是他人的贡献,虽然表面上有酬劳,但家财万贯的富豪也需要工作,惟有如此他才能体会自我价值找到归属感,因此最终是为了自己。这并不是伪善,而是奉献的心态,这就是一个唱着歌洗碗的主妇和一个满嘴咒怨洗碗的主妇所能得到的家人对待她的方式差异。

毋庸置疑,理解自我也好、接纳自我也好、改变自我也好,个体心理学要想真正在一个人身上发挥作用不是像说话那么简单的事情,但是无论在什么年龄,你都可以改变,从鼓起勇气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开始。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破除少许的偏执。我就是觉得全世界都在与我作对,真的是这样吗,仔细想想,其实不过就是那么几个人而已,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不是大家,更不要将焦点聚焦在某个微不足道的地方用以批判全世界,注意课题分离。那既然要贡献,那工作狂如何,这其实是一种人生谎言,他不过是在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只能靠“行为标准”,赚了多少钱,得到了多显赫的社会地位来认可自己的价值,而这种人一旦失去工作、退休,只能遭到严重的打击。

现在“听了我的话的人,从此刻起就能够获得幸福”,“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而要喜欢自己,只需要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的“贡献感”,因此,幸福就是贡献感,以自由为前提,在这里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不再因目的而滥用情绪和言行,将课题分离开,单纯的做好自己该做的,横向的看待人际关系,将自己放进更大共同体中,寻找自身对共同体的贡献,从而获得价值,这就是真正的幸福。

但这样会让人犯难,追求理想者都期望引起他人的关注,成为特别的存在,于是能力出众者利用自己的才华,不愿付出努力者则使用“问题行为”的方式追求“廉价的优越性”,很多孩子通过惹恼大人得到这种优越性,于是越错越深。但阿德勒之处,普通不是无能的表现,我们根本不需要刻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在自我接纳后,还要获得甘于平凡的勇气。不要把追求成功当做自己的目标,就如同登山一样,并不是到达了山顶,这才真的叫登山,从山脚向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登山中不可替代的瞬间。把人生看做登山,也就是看成了一条直线和一个终点,这与弗洛伊德的影响有关,但阿德勒提出“人生是连续的刹那”,而我们也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如同跳舞一般,作为一支舞蹈,必然有一个结束的停止位置,但重要的不是这个位置,而是每一个舞动的瞬间,跳舞本身就是目的,而是仅仅为了最后跳到那样一个位置而已,人生就是如此,并不存在目的地。而我们就是舞蹈演员,当聚光灯打到自己身上时,光线越强就越看不到台下的观众,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聚焦于“此时此刻”,重视现在的每一个瞬间,强烈到既看不见过去也看不见未来。你的人生之所以变成了一条直线,只是因为你在过去的生活中反复的下定决心“不改变”,于是连成了一成不变的人生,但如果看做是瞬间,便随时可以作出改变开始新的人生。

如此我们便可以共同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不论理想如何,未来将会怎样,考试或许还有几个月,但不需要盯着考试一定要怎样怎样,而是每天做好“今天可以做到的事情”,背几个词,做几道题,今天,此刻就是为此而存在的,不是为了遥远的将来。如果设定一个目标在遥远的未来,并认为一切都是在为其准备,等待时机,等待某一天的到来,不过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而只要是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毫无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生活,认为今天,“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所以,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在现实性的角度,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要活到人生在随时结束都没有遗憾的程度,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到了这里,书本已经将马引到了水边,接下来是否喝水则是你的决定。世界上并不存在普遍的人生意义,真正的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遭遇困难的时候,此时此刻的自己能够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感到迷茫,请注视人生的引导之星——他者贡献,只要没有迷失这一引导,自己就永远不会迷失,并且做什么都会是正确的,无论如何回顾过往,都无法真正解释为什么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今天这里,所以,从此时此刻开始,勇敢的改变。

哲人最后说到,常年与阿德勒的思想为伴,他逐渐发现了一件事:“一个人的力量很大,不,应该说是我的力量无穷大。”“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来改变的,而只能靠‘我’来改变。”在一个了解了阿德勒心理学的人眼中,世界已经不再是曾经的世界。

书籍的尾声,青年系好鞋带离开了哲人的家,发现外面下起了雪,自语道“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读完这里,我也如同青年一般望向窗外,发现不知何时,阴霾了多日的天空露出了阳光。在作者的后记中,第一句话写到“人生中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从读完这本书到现在,我一点点的努力践行着个体心理学,没有必要多说明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告诉阅者,我感受着改变,并且正感受着改变世界的快乐,现在的我很幸福。

 

作者:杨雯
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校园溢满书香,好书伴我成长”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学生组)----曾馨磊
下一篇:“校园溢满书香,好书伴我成长”征文比赛获奖作品(教师组)----杨文莉